手术器械生锈克星Nickel Teflon 镍特氟龙
手术器械生锈是长期以来困扰医院供应室的普遍性问题,手术器械绝大部分由金属材料做成,以钢铁材料居多,且多为不锈钢,医疗器械为保持其高硬度及锋利度,多采用仅含13%Cr的不锈钢作为材料,但却相对容易生锈。
金属器械对灭菌因子的适应性比较广,它们耐高温、耐高压、耐辐射,但多数不耐腐蚀。器械生锈不仅会给医院造成经济损失,而且粘有锈迹的器械表面容易形成生物膜。造成灭菌失败,引起医源性感染,延长患者的住院时间,增加患者的痛苦,造成医疗资源的浪费。因此。在整个清洗、消毒及灭菌过程中要注意外科器械的物理性能,采用科学的清洗消毒流程,减少器械损耗。
手术器械生锈原因分析
1.氯化物的作用
氯化物可引起金属点状锈蚀和应力裂纹。氯化物来源很多:
(1)目前临床仍常规使用含氯消毒剂浸泡器械;
(2)饮用水中含有天然氯;
(3)蒸汽灭菌用水及终末漂洗用水因处理不合格使水中氯离子超标;
(4)手术中使用生理盐水纱布擦拭器械;
(5)接触器械的血液中含氯化钠,它对所有的不锈钢都具有侵蚀性,且干涸的有机污染物对器械造成的伤害更大,因为这些盐类没有了液体阻隔。直接与不锈钢接触,加重了对不锈钢的损害。
2.酸的作用
清洗剂、除锈剂、消毒剂对器械有不同程度的酸性腐蚀:
(1)酸性清洁剂pH<7,最适合无机污物的去除,如尿垢或硬水垢:碱性清洁剂pH>7,最适合有机污物的去除,如血、脂肪、大便等;酸性清洁剂易腐蚀器械,对于精细的不锈钢外科器械一般建议使用弱碱性的清洁剂,pH值一般在7~10范围内。
(2)有锈迹的器械应除锈:除锈剂为酸性,使用过程中易腐蚀器械,因此若在生锈器械的局部进行涂擦是可达到除锈效果的,不建议采用除锈剂浸泡,以免加重器械损坏。经除锈处理效果不满意的,建议报废。
(3)含氯消毒剂、二氧化氯等酸性消毒剂对金属器械有不同程度的腐蚀性。
3.水的作用
在清洗消毒过程中,水起到很多作用:
(1)作为清洗剂、消毒剂及除锈剂的溶剂。
(2)用于蒸汽灭菌。
(3)用于预洗、漂洗及终末冲洗。水的性质也是影响器械腐蚀的因子,水的质量越高,最后冲洗的器械生物负载量越低,色斑、水垢形成的概率越小。纯水氯含量过高或冲洗不干净都会腐蚀器械。
(4)器械上残留的水膜会吸收空气中的有害化学物,如常见的氯化物,吸收后立刻形成化学电解液,使氧化膜保护层被破坏,失去保护的钢材裸露于空气中,引起器械腐蚀。
4.环境因素
大气温度与湿度两者关联影响金属锈蚀。大气中的水蒸气含量随气温升高而增大,气温高促使锈蚀加剧,尤其在潮湿环境中,气温越高,锈蚀速度越快。在相对湿度低时,温度对锈蚀的影响还不太明显,但当高于临界湿度时,随着气温的升高,锈蚀量急剧增大。钢铁的临界湿度约为75%,当大气湿度高于临界湿度后,金属表面便出现水膜和水珠。
另外,如果大气与金属间有温差。则在温度低的金属表面形成冷凝水,也会导致生锈。大气中的氧对金属锈蚀最为常见,而且随时随地都会发生。大气中的二氧化硫、二氧化碳及空气中的污染颗粒,如烟雾、酸、碱、盐等也是腐蚀因素,而氯化物则被认为是腐蚀金属的主要因素。
5.机械作用
带关节手术器械咬合处磨损多,器械的关节处一定是最容易生锈的地方,而且不锈钢等级越低,工艺质量越差,氧化膜保护层就越脆弱,器械就越快生锈。清洗工具选用不当也会损伤器械表面的保护层。